close

  快語齋
  □ 胡藝(武漢 職員)
 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在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新聞通氣會上表示今年的“小升初”將取消共建入學方式。“隨著國家對基礎教育投入的增加,沒必要再以相互解決困難的方式進行補充了。”他表示,因此,共建入學的方式也沒有存在的必要。另外,今年小升初將實施嚴格的計劃管理,由區縣負責監控。(4月18日《新京報》)
  所謂共建入學,就是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為了滿足員工子女入學,通過單位贊助錢或物的方式,與知名中學建立“共建”關係,共建單位的子女直接入學。如果說擇校是教育不公平的產物,擇校費是教育資源被金錢綁架的話,利用公共資源“共建”變相為子女謀求名校就讀名額,更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實。
  很多名校打著“共建”的旗號對有權有錢者的子弟一比一錄取,如果說權貴子女高考加分還蒙上一塊航模競賽遮羞布的話,學校與權力部門利益互換,連遮羞布不要了。
  北京教育部門規範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秩序,重新劃定學區,宣佈取消共建入學無疑很重要。但面對共建入學這種特權招生現象,教育部門真的能糾正過來嗎?要知道,北京市教委只是北京市政府的一個工作部門,這些“共建”單位大有來頭,既有北京市的權力部門,更有手握重權的中央部委與富得流油的壟斷央企,讓權力階層自動放棄既得利益,讓學校不再招收“共建生”,恐怕知易行難。
  在特權潛規則一時難以打破的現實語境下,加強制度建設,把學校招生程序細節放到陽光下“曝曬”,營造寬鬆的輿論監督環境,很重要。比如通過學校網站、張榜公佈等形式向社會公示,自覺接受民眾質詢與輿論監督。出現特權招生行為,不僅要問責學校,更要拿權力試問,讓耍特權者有所顧忌。  (原標題:取消共建入學知易行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ybtkngv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